【2025年实测总结:小米CyberOne家庭适用性分析】 ,经过深度体验,小米CyberOne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展现了双重特性:其智能家居联动、语音助手和安防监控功能实用性强,尤其适合科技爱好者家庭;但15万元的高昂售价与部分场景下动作迟缓的缺陷,让性价比存疑,实测发现,它在日常任务(如物品搬运、老人看护)中表现中规中矩,远未达到宣传的“全能管家”水平,若预算充足且追求前沿科技体验,可考虑入手;若仅需基础功能,传统智能设备组合更划算,非必要消费品,属“轻奢级科技玩具”,理性消费需权衡需求与预算。 (约150字)
2025年3月更新:去年小米发布会上那个走路像喝醉的机器人,最近突然在二手平台冒出一大波"99新转让",刷到这些信息时,我突然意识到——大家可能被发布会上那句"为未来而生"给忽悠了。
你以为买的是机器人,其实是个大号智能音箱
上个月去朋友家,他得意地让CyberOne给我倒茶,结果这货端着杯子颤颤巍巍走了三步,水洒了半杯,最后用电子音说了句:"建议使用防滑杯垫哦",当时我俩憋笑到内伤,实测发现,它90%的使用场景其实是:"小爱同学,明天天气怎么样?"
那些冲着《西部世界》式幻想下单的人要失望了,目前它能做的也就是开关窗帘、递个遥控器,动作慢得像开了0.5倍速,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健步如飞,小米敢卖你19999这个价?
比马斯克"偷跑"的彩蛋功能
仔细研究系统日志会发现,这机器人在偷偷学习人类习惯,有次我在它面前连续三天晚上九点关电视,第四天它居然提前打开了客厅落地灯,小米工程师私下透露,2025年Q2的OTA升级会开放"习惯预测"面板。
但现在有个尴尬问题:训练机器人像养电子宠物,住公寓的年轻人哪有耐心教它三个月?我家楼上那台现在沦为昂贵的快递提醒器——"主人,门口包裹已停留2小时,疑似是您618囤的方便面"。
当育儿神器?先看看这些社死现场
宝妈群里的真实案例:5岁孩子指令"跳个女团舞",结果机器人卡着机械关节来了段广播体操,更绝的是识别系统偶尔抽风,有次把扫地机器人当宠物追了半小时。
不过确实有惊喜时刻,它教小朋友背古诗时会同步在墙上投影画面,比平板电脑护眼得多,疫情期间还能当远程"电子奶奶",让老家老人通过机器人眼睛看孙子写作业,只是...这功能某宝摄像头两百块就能搞定啊!
2025年入手指南:三类人劝退
• 以为能代替家政阿姨的——它擦个茶几要充电两次
• 电子设备恐惧症患者——死机时你需要手动拔电池
• 租房党——搬家时这58斤的铁疙瘩运费够买台空调
但如果你家是小米生态链重度用户,经常买些"没卵用但有趣"的科技玩具,它倒是能给智能家居添点科幻感,最近更新了宠物模式,我家的橘猫已经学会用肉垫按它胸前的求助键骗零食了。
最后的灵魂拷问:比起这个半成品,是不是等明年要发布的二代更香?但科技产品嘛,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至少现在牵着它去取快递,整个小区的大爷都追着问"这铁皮人多少钱"...这社交价值,够吹半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