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想要一个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在2024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说。在特斯拉的展示视频中,Optimus机器人灵巧地用手指把一个又一个电池依次装入箱格中,有一个“不小心”放歪了没放进去,Optimus马上重新拾起电池,准确地插进下一个箱格。背景中,还有多台Optimus同时在进行物品摆放、衣物折叠、流畅行走等动作。
6月2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开幕前夕发表主旨演讲,“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机器人将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将机器人化。”
作为劳动力供给的替代品,人形机器人有望极大限度解放生产力,甚至重新定义生产力范式。据测算,该市场有望在2035年达到1540亿美元。去年11月初,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概念或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落地的前夕。
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像筹备买汽车一样,可以开始考虑未来要不要添置一台人形机器人了呢?
人形机器人元年,或许就在2024
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创造巨大的机会。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是人类的助手、伙伴、同事,或是照顾者、陪护员……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演变,或将从前期的军工领域逐渐聚焦到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以及服务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
目前,在工厂和酒店等服务场所已有许多机器人在“服役”。不过,相比普通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结构设计、硬件构成、控制算法、核心性能要求,以及零部件选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普通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在2-10轴之间,而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预计在40个以上,每一个关节都需要一台伺服电机。在行动力上,一个性能优越的人形机器人,需要能够在任意地方、任何地形保持平衡,自由活动,并且可以灵活地操控物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各项操作任务,同时可以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稳定存在,有效避开障碍。而在对工作的理解力上,人形机器人既然被当成“人”来看待,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和判断力。它们应该能够理解复杂的指令,甚至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和学习来适应环境和任务。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最强大脑”的出现,人工智能的演进路线日渐清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实体相结合,让聪明的“大脑”拥有可支配、可感知、可交互、可行动的“身体”。面对从0到1的机遇,以及爆发式增长的无限可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支持,相关技术研发正在加速提级。
2023年,浦东本土机器人领军企业傅利叶智能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GR-1步行速度可达5千米/小时,负重可达50公斤,全身40个自由度,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积)可达300牛米……
“就全身自由度、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两个参数而言,GR-1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说,“GR-1的能力目前大概只展示了1%。希望用三年左右时间,让机器人灵巧地完成通用任务;五至十年内,让机器人走入家庭。”
2024年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Agility机器人走入了亚马逊的仓库,Figure 01进入宝马工厂“实习”……转眼之间,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似乎就要变为现实。
从研发到量产,
人形机器人绕不开的多道“跨栏”
不过,在短期内,人形机器人真正落地还存在多重挑战。
拥有人类外观、形态和行为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无缝使用人类所有基础设施和工具,通过AI赋能,可以融入人类社会,可实现自然的语言交互与行为动作。这是人形机器人吸引着诸多企业投入的重要原因,也是区别于其他专用型工业机器人的显著特征,但这也对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
巨额研发投入导致智能服务机器人企业盈利承受巨大压力。据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一直将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作为研发核心,致使研发成本高企,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虽然优必选研发的各类机器人在全球已售出60万台,但从2021年至2023年4月,该公司售出的人形机器人仅10台,销售收入不到6000万元,应用领域也主要是教育、问候等简单展示。2024年下半年,优必选预期推出的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小批量“试水”物流、工厂等较为简单的应用场景。
单台成本是人形机器人走入寻常家庭的另一个障碍。日本本田仿人机器人ASIMO的单台成本达到250万美元,波士顿动力Atlas的成本为200万美元,这样高昂的成本使其离落地非常遥远。目前这也是企业集中力量解决的核心问题。据最新消息,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Optimus未来成本将比一台汽车更加便宜,这主要得益于特斯拉在汽车领域的技术沉淀,即其将使用自动驾驶推理计算机,可以与特斯拉汽车产业链相连。按照马斯克的设想,Optimus将从个人、家庭应用场景切入,后续拓展至商业服务场景及非结构化工业场景。马斯克预测到本年度结束之际,Optimus将能够在工厂中承担起各种实际的工作任务,并承诺明年开始限量生产该款产品。
或许丰富通用机器人产业生态是一条出路。目前,傅利叶智能的GR-1处于商业试水的较早阶段。“我们希望进一步丰富通用机器人产业生态。”顾捷表示,傅利叶智能正在和有商用场景经验或AI大模型构建能力的团队合作,将开放平台软件接口,让集成商或创业团队在平台上做场景和应用开发,引领上下游产业链的本土化,同时让GR-1在康复陪护等场景中的潜力得到发挥。
未来人形机器人或有不少“籍贯”浦东
“全球机器人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中国,中国机器人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上海。” 2020年11月成立的张江机器人谷不到两年便已吸引80余家企业机构入驻,汇集了来自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应用。
作为浦东新区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的主要承载区,张江机器人谷锚定“机器人+”的升级之路,专注于提升产业链、激活创新链、建立生态链,不断强化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力实现“研发——生产——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发展模式。2022年12月,ABB机器人在张江机器人谷投产建设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基地,采用全自动化柔性生产系统,将生产与研发紧密融合,“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在这里成为现实。
今年6月6日,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在张江科学会堂召开,旨在集“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于上海,助力上海建设机器人产业高地,为机器人走进现实世界、服务人类社会创造更多可能。会上,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首个开源共创平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正式揭牌。国地中心落地浦东,将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同时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研发。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把浦东比作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井冈山根据地”:“国地中心希望以浦东为根据地,辐射长三角,进一步带动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截至2023年底,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浦东有着强大的产业配套条件、多年深耕机器人产业积蓄的坚实基础及全产业体系化的布局优势,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当前正在整机本体、智能软件、硬件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谋划布局。当前,浦东正继续聚焦人形机器人从研发创新至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重点从公共平台支撑、产业政策扶持、投资基金配套、应用场景供给等领域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力量、战略性精准扶持培育壮大人形机器人产业,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引领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文字丨梦得
美编丨小H
本文链接:https://kk3k.com/jiqiren/61.html
人形机器人价格人形机器人比赛场地人形机器人p2人形机器人设计工资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哈尔滨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才是浪漫人形塑料机器人姐姐留下的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英语介绍
网友评论